疫情后慕尼黑啤酒節回歸,高成本下德國酒企難以維持經營
2022年9月,德國著名的“慕尼黑啤酒節”在因新冠疫情暫停兩年之后,在慕尼黑再次開幕回歸,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萬游客。
德國“慕尼黑啤酒節” 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節日,已有200年的歷史?!澳侥岷谄【乒潯弊耘e辦以來只取消了26次,主要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另外也有兩次是因為霍亂爆發。
上一屆“慕尼黑啤酒節”在2019年舉行,有630萬名游客參加,喝掉了730多萬升德國啤酒。
據悉,慕尼黑啤酒節的收入約為12億歐元。啤酒在德國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尤其是在慕尼黑所在的巴伐利亞州。同時,德國也是歐洲啤酒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到2021年,德國人的年平均消費量為84升。
但是,德國釀酒商聯盟DBB告訴政府,由于俄烏沖突,啤酒節面臨著許多挑戰與困境,包括能源價格飆升和供應鏈中斷。DBB說,如果政府不迅速加以干預和援助,德國飲料行業的數百家企業將倒閉,數千人將面臨失業。
事實上,食品工業生產和包裝過程都離不開碳酸。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啤酒廠主要用其“預填充”酒罐、瓶子和酒桶,以便啤酒在灌裝過程中不會與空氣接觸,也不會在裝瓶過程中產生泡沫。許多啤酒廠還會生產無酒精飲料,這需要更多的碳酸。二氧化碳短缺問題持續惡化數月,這是因為天然氣價格飆升導致化肥行業減產,而二氧化碳正是化肥生產中的副產品。
除了二氧化碳價格上漲,事實上能源危機下啤酒企業多個原材料都面臨上漲的壓力,甚至由于俄烏戰爭和極端氣候,導致原材料價格也面臨持續上漲的趨勢。
根據業內上市公司公開財報數據顯示,包裝材料和釀酒原材料合計占 71.7%,其中包材為 52.2%(占比從高到低依次為玻璃瓶、鋁罐、箱板紙),原材料為 19.4%(麥芽 11.7%、大米 5.4%、酒花 0.8%、水 0.2%、輔材 1.3%);此外,能源、人工成本、制造費用各占 4.1%、5.9%、18.4%,合計 28.3%。
資料來源:上市公司財報,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中國作為全球啤酒第一大生產國,且國內能源成本相對可控的局面下,啤酒產品將會具備極強的競爭力,有望在相當長的時間填補歐洲企業因為高成本帶來的市場空缺。
十年前,我國啤酒行業就已經進入存量競爭時代
事實上,我國啤酒行業是隨著改革開放以來逐漸發展壯大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啤酒行業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我國啤酒行業發展階段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啤酒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投資前景調研報告(2022-2029年)》顯示,目前我國啤酒行業已經形成五大龍頭,分別為華潤、青島、百威、重慶、燕京,2021年國內市場上啤酒銷量CR5達到72.2%,自2013年以來,國內啤酒市場CR5維持在70%以上。
資料來源:Euromonitor,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在存量競爭時代,啤酒企業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維持一席之地,除了通過產品升級彌補銷量提高收入以外,還要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成本和費用,從而增大利潤空間,實現高質量增長。
與此同時,隨著啤酒行業擴張高點過去,區域格局逐步穩定,各大企業紛紛建立起各自的優勢市場,成為公司利潤的核心來源。與此同時,產能過剩問題凸顯,對企業而言淘汰弱勢地區的低效產能不失為一種高效的降本措施。近年來重啤、華潤等頭部公司通過關停工廠的方式改善產能和成本結構,二者產能利用率顯著提升,帶動毛利改善,產能利用率和毛利率之間線性關系明顯。目前來看,與重啤相比本土其他啤酒企業產能利用率仍然較低,整體毛利率仍有改善空間,后續產能優化舉措持續推進有望幫助其加強成本和費用控制,提高生產和經營效率,進一步夯實核心區域利潤。
高端核心產品是一切渠道與營銷動作的落腳點,而淘汰升級中低檔則可對外煥新產品形象,對內促進團隊思維轉變、資源聚焦、盈利提升。
啤酒高端化成為存量企業發展的共識
2018 年,啤酒行業因當時原材料成本上漲掀起了行業性提價,價格對行業增長的驅動力開始顯現,以此為契機,啤酒行業逐步形成以價格驅動增長的共識,但直接提價的持續性較弱,因此產品結構升級、高端化逐步開始成為行業共同的發展路徑。
中國酒業協會口徑下,2021 年我國啤酒規模以上企業平均噸價為 4449 元/噸(包括外資品牌),與美國約 1萬元/噸、日本約 2 萬元/噸、百威亞太 4999 元/噸、喜力亞太 7173 元/噸的噸價仍有較大差距。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公開資料整理
未來隨著經濟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以及對啤酒品質和口感的差異化追求,我國啤酒企業噸價有較大提升空間。參考美日,我國啤酒噸價本輪較快提升的階段有望持續多年,而且我國消費分級特征明顯、收入和區域分布差異巨大、下沉市場廣闊,消費升級的潛力更大、動力更強、持續性有望超過美日。
高端化趨勢下,啤酒龍頭企業各有優勢和重要抓手
啤酒企業推進高端化的重點區域可分為兩類:一是具備較高消費水平的區域,當前高端空間較為廣闊、教育難度較低,且建立品牌后可輻射中低成熟度區域。比如華潤啤酒進攻兩省五市八大高地,重慶啤酒東進擴張,選定大城市計劃從 41 個拓展至 76 個,均與此契合。二是自身優勢市場,酒企可憑借壟斷地位,低風險、低投入地推動全價格帶升級,增量亦十分可觀。
當前高端啤酒銷售仍主要集中于夜店、商務餐飲等渠道,而此類渠道壁壘較高,多依靠社會資源驅動且要求經銷商擁有更強的綜合實力。故對擁有足夠資源與規模發展大客戶的酒企而言,通過大客戶進攻高端渠道是為“王道”。而對于資金與規模有限的酒企而言,依靠差異化的品牌力切入并綁定渠道亦不失為一種策略,譬如烏蘇早期通過品牌力拉動進入并綁定燒烤與西北菜為場景實現放量,后拓展流通與其他餐飲場景。
從高端化的發展來看,五大龍頭各有其獨特的背景和優勢,因而其高端化的路徑又各不相同。
五大啤酒龍頭各自特點和競爭力優勢
啤酒企業 |
品牌定位 |
企業屬性 |
核心優勢 |
華潤雪花 |
全國性本土品牌 |
央企(華潤集團) |
渠道力+組織力 |
青島啤酒 |
百年國潮品牌 |
國企(青島國資) |
品牌力+產品力 |
燕京啤酒 |
地方性品牌 |
國企(北京國資) |
產品力 |
重慶啤酒 |
地方性品牌+海外品牌 |
外企(嘉士伯)+混合資本(地方+外資) |
產品力+營銷力 |
百威中國 |
全球性品牌 |
外資(百威) |
綜合實力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五大啤酒龍頭各自高端化路徑和代表性產品
啤酒企業 |
高端化路徑 |
主打產品 |
華潤雪花 |
品牌迭代+進口放量 |
喜力、SuperX、純生 |
青島啤酒 |
罐裝化+品牌迭代+品種升級 |
純生、經典、原漿 |
燕京啤酒 |
產品迭代+市場擴張 |
燕京 U8、漓泉1998 |
重慶啤酒 |
品牌裂變+渠道拓展 |
烏蘇、樂堡、1664 |
百威中國 |
高端矩陣+非即飲 |
科羅娜、藍妹等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YM)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