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基本概述
城市照明是指在夜晚環境中,運用照明光源、燈具等組合的照明設備對城市環境進行的照明與裝飾。城市照明外延包括在城市室外空間所能看到的所有物體的照明。例如,對城市道路橋梁、廣場、建(構)筑物、雕塑、商業街區、公園綠地和風景名勝古跡等景觀要素進行的照明與燈光裝飾,形成由燈光載體、光源、燈具結合并運用照明控制手段而構成的照明環境。
根據功能性質的不同,城市照明分為功能性照明與景觀性照明兩種。
功能性照明是指為滿足夜間視覺辨識的生理、心理需要及環境安全性而提供的照明環境,包括道路照明、隧道照明、軌道交通照明等。
景觀性照明是指通過對人們在景觀各空間中的行為、心理狀態的分析,結合景觀特性和周邊環境,把景觀特有的形態和空間內涵在夜晚用燈光的形式表現出來,重塑景觀的白日風范,構筑集照明、觀賞、美化環境等功能為一體的獨特景觀。景觀性照明是具有照明功能,又兼有藝術裝飾和美化環境功能的戶外照明工程。根據被照對象的不同,景觀性照明可分為建(構)筑物景觀性照明、廣場景觀性照明、商業街區景觀性照明、園林綠地景觀性照明、山體水系景觀性照明以及其他公共設施的裝飾性照明等。
二、行業發展歷程
1994 年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城市照明工程建設經歷了從無到有、到發展迅速,成效顯著的階段。
1、第一階段:1949~1960 年,城市照明工程建設起步和開創階段
這一階段,城市夜景照明建設工程較少,除北京、上海、重慶等特大城市的一些標志性建筑,如北京的天安門和國慶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上海的中蘇友好大廈和重慶的西南人民大禮堂等夜景照明外,一般建筑均無夜景照明。當時夜景照明的方式以輪廓燈照明為主,而且只在重大節日才開燈。
2、第二階段:1961~1980 年,城市照明工程建設重點發展階段
這一階段,一些重點城市的道路照明和重點建筑的夜景照明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不少城市道路照明開始使用高壓鈉燈,城市廣場、港口和碼頭等開始推廣使用高桿照明,如北京的東長安街、建國門內路段、車公莊大街、上海的延安路、天津的南京路的道路照明改造工程以及北京火車站和南京中央門廣場的高桿照明工程。
3、第三階段:1981~1999 年,城市照明工程建設全面發展階段
這一階段,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技術和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首先是照明光源和燈具的品種、質量和款式大幅度地提高和增多,照明效果明顯改善,不少城市路燈供電電纜入地,混凝土燈桿換成鋼材燈桿;其次是路燈照明的控制由手工操作或時控、光控發展到集中遙控,并開始采用先進的通訊技術進行管理。
4、第四階段 : 2000 年至今,城市照明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階段
這一階段,城市照明工程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工程建設的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處理好功能照明和景觀照明、日景和夜景、整體和局部、光和影、明和暗、白光和彩光、傳統和創新、照明建設和節能環保、投資與管理、高科技和常規技術的應用、規劃設計和工程實施等諸方面的關系,使照明工程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實現這一目標,國家發改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政府部門以及中國照明學會、中國建筑學會等學術團體分別或聯合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動,有力地推動了這一階段城市照明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三、發展現狀
隨著5G建設的推進以及物聯網應用的滲透,我國智慧城市建設速度顯著加快,城市運行效率得到了極大提升。城市照明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照明應運而生。在城市整體照明的物聯網基礎上增加更為豐富的傳感設施,將節能照明、視頻監控、環境監測、無線WIFI、信息發布等各種對象都納入到感知網絡中,為智慧城市提供更多基礎數據支撐,擴展更多智慧化服務。自此城市照明行業也進入了綜合發展階段。
1、市場規模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城市照明行業發展深度分析與投資趨勢調研報告(2022-2029年)》顯示,近年來,我國城市建設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作為城市基礎建設的一部分,城市照明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城市照明的快速發展,極大的改善了城市人居環境的質量,提高了城市公用服務的管理水平。2021年我國城市照明行業市場規模為5528.7億元,同比增長10.32%,具體如下: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我國城市照明行業市場規模得以保持較快增長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三個方面:
(1)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中國在過去十年來持續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城鎮化率穩步上升。近年來,我國城鎮化及城市建設提升水平不斷提升是行業市場需求持續擴張的根本推動力。我國城鎮居民占總人口的比例,從 2010年的 49.95%逐年提升至 2021 年的64.72%,整體城鎮化率已超過 60%,經濟較為發達地區或城市城鎮化率已超過 70%。未來有望在城鎮化支持政策的持續加碼下,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城鎮化率也會得到繼續提升,有助于放大市場對城市照明產品的需求,推動中國城市照明行業的發展。
(2)城市道路建設投入不斷增加:城市道路建設對城市照明產品的需求有著直接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指標上,分別是城市道路建設長度和城市道路建設面積。中國的城市道路建設保持著快速增長的勢頭。此外,城市居民和車輛數量的不斷增加,使得越來越多的城市需要進行大規模道路拓寬改造工程,進一步刺激城市道路建設的發展,從而激發了市場對城市照明設備的需求,推動中國城市照明行業的持續擴張。
(3)節能環保型城市照明成為新的增長點:由于傳統城市照明設備存在高能耗、光污染等弊端,在行業技術的不斷突破下,目前以 LED 光源為代表的節能環保型城市照明產品已開始替代傳統照明成為了城市照明行業新的增長點。一方面,中國政府對城市照明行業進行了大力扶持,同時為其進行了科學的規劃指導。另一方面,城市照明行業的技術不斷得到突破。目前,半導體照明、物聯網技術等都在城市照明領域得到了一定的應用,為城市照明行業提供大量技術支持。
2、市場需求
近十年來,中國的城鎮化建設進程顯著加快,城市的各行各業對照明環境要求逐年提高,中國城市照明行業因此保持較快的發展。2021年全國城市照明工程行業招標采購項目總數 26436 個,同比增長 41.0% ;中標金額 331.92億元,同比增長 28.89% ;平均金額 125.56 萬元,同比下降 8.32%,城市照明工程行業招標采購在疫情影響下逆勢增長。
根據住建部數據:中國城市道路照明燈數量已由2017年的2593.6萬盞增加至2021年的3234.6萬盞,同比增長6.1%,具體如下:
資料來源:住建部,觀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國城市照明行業需求特點:
(1)“夜游經濟”和“文旅消費”的興起為城市照明行業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2019 年 8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夜間文旅經濟;鼓勵有條件的旅游景區在保證安全、避免擾民的情況下開展夜間游覽服務;豐富夜間文化演出市場,優化文化和旅游場所的夜間餐飲、購物、演藝等服務,鼓勵建設 24 小時書店。到 2022 年,建設200 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夜間文旅消費規模持續擴大。
“夜游經濟”(指從晚上七點之后到次日六點之前的各種經濟活動)利用燈光點亮城市夜晚,創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觀,延伸旅游消費時間、創造夜間消費,為城市、景點等旅游目的地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近年來,隨著上海、成都、杭州、武漢、廣州等城市照明所帶來的經濟效應愈發明顯,地方政府對夜游經濟的建設需求持續升溫,眾多城市已對當地夜景建設做了相應的規劃,未來數年內城市照明作為城市夜景的重要構成部分將迎來持續的需求。
(2)新產品、新技術的應用及智慧城市進程的推進,為城市照明行業提供了新的應用市場發展空間
LED 光源作為一種新一代光源,較傳統光源具有使用壽命長、節省管理維護費用、無污染、便于遠程控制和藝術造型等諸多優勢。近年來,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運維、無線通信及遠程控制技術的發展,智慧城市的發展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在不斷突破。
隨著 LED 光源技術和 LED 藝術燈具的不斷革新和成本降低,藝術設計規劃和創意水平的提高,工藝技術的不斷開發創新,服務于智慧城市的智慧照明,將是城市照明工程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
智慧照明工程不僅可以提升城市照明的管控水平,實現節能減耗目標,還可以集成視頻監控、環境監測、災害預警等多項功能,為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等城市更新行動提供技術支撐。在城市區域照明和物聯融合網絡的基礎上,增加更豐富的傳感設施、將照明、視頻監控、求助報警、公共廣播、電子屏信息發布、無線 WIFI、環境監控、智能充電樁(汽車、電動車、手機充電)等各種對象都納入到感知網絡中,為智慧城市提供更多基礎設施支撐和數據采集,擴展更多智能化服務和應用,也必將為城市照明行業提供了新的應用市場發展空間。
四、行業細分市場
1、功能性照明
功能性照明領域主要包括道路照明、隧道照明、軌道交通照明、市內照明等。其中,道路照明占據大半壁江山。功能性照明主要為滿足人們視覺作業為目的,是通用照明的一種,通常來說工程量大,毛利率較低。2017-2021年,我國功能照明市場實現快速增長,從2017年的2973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4661億元,年均復合增速達到9.41%。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目前LED照明產品逐漸開始取代普通照明產品。LED照明符合我國低碳經濟發展要求,同時也是實現全行業綠色照明的必經之路。因此,LED照明產品的滲透率正在逐漸提高,未來實現照明產品的完全取代將極有可能,特別是近兩年智慧照明系統、多功能燈桿的應用,推進了LED路燈的替換速度。
從智慧燈桿來看,智慧多功能桿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新型公共基礎設施,可實現 5G 通信、平安城市、智慧城管、智慧照明、環境監測、智慧交通、新能源和信息發布等新型業務應用。
據國家和地方相關政策與標準,智慧多功能桿是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型技術,它是智慧照明、智慧城市應用及 5G 基站及其他創新應用的最佳載體之一。作為助力傳統基礎設施創新轉型升級,智慧多功能桿屬于新型智慧城市及 5G 新通信建設與發展的關鍵新一代融合基礎設施。
智慧多功能桿作為新一代的"新基建最佳載體"和"5G 基站最佳點位",集合信息采集、發布、匯聚等獨特優勢,能夠為智慧城市與城市物聯網的建設提供大數據的支持并且成為新經濟和新基建的發力新方向。
從當前市場體量來看,5G 基站有著使用高頻通信及大容量高速度的需求,使得 5G 時代需要大量微小基站完成更密集的網絡覆蓋。目前,中國移動在全國 300 多個城市開展 5G 網絡建設,并已在超過 50 個重點城市建成 5G 基站 4 萬多個。但現階段建成的 5G 基站距離較大,弱覆蓋填補需求和深度覆蓋增強需求的缺口仍然較大。
從智慧多功能桿本身優勢來看,燈桿作為城市的基礎設施,也是城市的神經系統,分布密集。對傳統路燈進行智能化改造,既滿足空間需求又可以降低相對成本;其次,無論從高度、間距,還是從電源配套、安全和管理等角度考慮,智慧多功能桿都是 5G 微基站的天然載體。智慧多功能桿是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實現多桿合一,可將智慧照明、5G基站及多種智慧感知設備和終端設備集于一桿,解決管理混亂問題,釋放城市空間?,F有的城市基礎設施(道路上的各類桿件等)無法滿足以 5G 基站為代表的智慧多功能桿在城市中的安裝。集智慧照明、基站搭載、智慧監控、應急求助、環境監測、信息交互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多功能桿,將成為構建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載體,同時也適用社會、民生、經濟發展的需求。因此,建設智慧多功能桿,實現多桿合一,將成為“新基建”的剛需。
從各地智慧多功能桿試點來看,在當前的諸多試點項目的實際應用中,各地政府已通過智慧桿載體在美化城市、城市管理、服務創新、行業協調、環境保護、數據開放、資源共享等方面進行諸多嘗試,實踐證明智慧多功能桿對于促進城市發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質量、提升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擁有良好的實際效果。
智慧多功能桿的建設可以有效地實現城市整體建設與運營的降本增效、有利于智慧城市智能硬件產業加速,城市管理效率提升,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具體舉措、是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建設智慧社會的關鍵基礎、是新業態新模式的有力支撐。未來長期必將是實現“多桿合一”、“多頭合一”、“多網合一”、“多平臺合一”等集約化,打破壁壘,避免信息孤島的趨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城市道路照明燈數量已由 2010 年的 1773.99 萬盞增長到到 2020 年的3048.56 萬盞,疊加城市新建道路,由此帶來的路燈的新增和更換,每年將達到非??捎^的數目。
2、景觀照明
景觀照明是指既有照明功能,又兼有藝術裝飾和美化環境功能的戶外照明工程。景觀照明可分為道路景觀照明、園林廣場景觀照明、建筑景觀照明。
景觀照明通常涵蓋范圍廣、門類多,需要整體規劃性思考,同時兼顧其中關鍵節點,如小景、建筑等個體的重點照明,因此,照明手法多樣,照明器的選擇也復雜,對照明設計師的整體能力要求較高。景觀照明是城市照明行業主要的細分市場之一,2021年景觀照明規模達到 867.8億元,占城市照明應用市場的15.70%。未來,景觀照明行業將保持增長勢頭。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從行業景觀照明與文旅經濟結合更加緊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景觀照明市場遍地開花,省會城市到地級市、縣級市,均有投資景觀照明,推動文化旅游,提升城市形象的意愿。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底中國平均城鎮化率為64.72%,發達國家城鎮化率普遍在80%以上,中國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另外。未來夜間經濟、文化旅游將進一步蓬勃發展,成為景觀照明的主要推動力?!耙褂谓洕崩脽艄恻c亮城市夜晚,創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觀,延伸旅游消費時間、創造夜間消費,為城市、景點等旅游目的地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資料顯示,上海夜間商業銷售額占白天的50%,重慶2/3以上的餐飲營業額是在夜間實現的,廣州服務業產值有55%來源于夜間經濟。夜游經濟效益可觀、潛力巨大。
景觀照明技術中對于智能控制、通信要求日益提升,提升附加值表演型景觀照明驅動個性化、定制化產品市場份額提升,利潤率有望隨之提升。
五、行業競爭格局
近十年來,中國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的同時,城市照明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由于過去城市照明行業的產品技術及資本門檻較低,從該行業的發展歷程來看,整個行業呈現出中小型企業數量眾多、規模企業相對較少、行業集中度低、產品同質化嚴重等特點。
從區域分布來看,中國城市照明企業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廣東等省市,并且以上述省市為中心形成了明顯的產業聚集區,同時這些省市本身的市政工程興建和改造項目規模較大,直接決定了其占據全國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在中西部地區,城市照明企業數量較少,相對于整個中西部地區持續擴大的市場需求,規模城市照明企業稀缺。隨著行業內多家頭部企業開始市場布局的推進,城市照明行業的企業營銷網絡和供應商已逐步向全國覆蓋,以滿足全國范圍的市場需求,城市照明的地域性特征有望逐漸降低。
從市場集中度來看,雖然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照明行業發展十分迅速。但是,由于傳統城市照明產品技術及資本門檻較低,整個城市照明行業產品差異性弱、中小型企業數量較多、規模企業相對較少。目前,行業市場集中度整體較低。從城市照明企業來看,2021年華體科技、勤上股份、利亞德、羅曼股份、名家匯、豪爾賽市場份額均處于較低水平。
2021年中國城市照明主要企業市場份額 |
|
企業 |
市場份額 |
華體科技 |
0.10% |
勤上股份 |
0.09% |
利亞德 |
0.16% |
羅曼股份 |
0.13% |
名家匯 |
0.10% |
豪爾賽 |
0.14% |
資料來源:企業年報,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WWTQ)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